关于“不”的训练

2020-07-08 21:30:52 2567

      近期在以琳网看到曾经带过的学生家长发表的帖子,看到他们对孩子因为不会正确使用“不知道”而苦恼,笔者结合自己5年来的工作经验来尝试分析并实操练习“不知道”的训练。

    “不知道”确实是一个很抽象很笼统的概念,孩子要掌握这个课题确实比较的困难。平时,当我们问到孩子不认识物件的时候,很多孩子往往会随便冒出个词来回答,当然能力好点的孩子会选择沉默(我个人认为沉默的时候,说明孩子对不知道已经具有了初步的理解了)。笔者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有很大的因素跟之前的教育方式有关。首先孤独症的孩子早期表现往往是语言落后,那么很多家长在训练之初都会有这样的想法,只要能让孩子开口说话就好了,所以当孩子说话了,我们就会给强化,让孩子误以为只要说话就可以得到强化。其次是我们很少教孩子拒绝。当然这也是我们平常训练中的一个误区,我们经常都会理所当然的觉得孩子应该学什么而不学什么,所授内容都是我们精心策划或者说精心准备的精华,然我们却忽略了孩子的需求、喜好,更可恶的一点是我们还不给不允许孩子拒绝我们的给予。同时,我们也没有给足够的选择让孩子来选自己喜欢的活动。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丧失了那种本能的拒绝。再次,“不知道”这个概念的过于抽象化。当孩子要说出不知道之前首先要对当前出现的事物做一个自我的审视和判断,而这种自我的审视和判断能力正是这些孩子所欠缺的能力。所以我们常常发现孩子回答问题时是不假思索的,答案随意就出口了。

    对于“不知道”的训练,笔者认为可以分成三个阶段进行。

    阶段一:早期的拒绝能力。

    这是一种本能的生理反应,当人遇到能危机自己人身安全的时候往往都会做出本能的拒绝或逃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的利用原级的正性刺激物和负性刺激物的对比,教授孩子学会最简单的拒绝。在ABA的操作课程里,可以这样去实施:开始初期需要两个大人。老师或家长准备孩子最喜欢吃的或玩的东西(正性刺激物)如饼干,巧克力,薯片,小汽车等及最讨厌的东西(负性刺激物)如大蒜,胡椒粉等来问孩子:你要XX吗?如果回答是“要”就给孩子吃,不管XX是正性刺激物还是负性刺激物都一样的要给他。如果是负性刺激他说了“要”,在给予之后孩子的表现很痛苦时,家长或老师就可以引出“不”的概念,帮助孩子说出“不要”这个词。接下来再继续使用负性刺激物重复上述回合,在一旁的老师或家长就赶紧帮忙说出“不”,让孩子跟着仿说,这样他就不会得到负性刺激物。然后继续上述操作(可参照“不知道”的具体操作过程),直至孩子能独立表达(这是个负强化的过程)后,我们就开始泛化到其它的生活场景中去,让孩子学会去其它不同的方式:行不行、能不能、可不可以等来拒绝别人的请求,拒绝其它的一些不利于孩子本身的活动等等。

    阶段二:对明确信息的判断

这个阶段家长或老师要明确了解孩子的基础能力,孩子认识什么不认识什么,会做什么不会做什么都要有清晰的判断。最简单的“不知道”的回答应该从物件命名开始。初期家长和老师可以直接找一些卡片来教授孩子,具体操作如:

       1、拿起孩子知道的卡片问“这是什么”,孩子必须正确回答出物件名称才能奖励。

       2、拿起孩子不认识的卡片问“这是什么”,提示孩子说“不知道”,然后奖励。

  记得曾经有位家长担心的说,我们总不能在孩子说出“不知道”的时候,大声的表扬吧,这样以后我们怎么样去奖励孩子知道的行为呢!其实笔者认为这是个误区,为什么孩子在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之后就不能得到夸奖呢?我们之所以要教孩子学会说“不知道”就是要让孩子能当前信息做一个理性的判断,这正如我们小时候考试做判断题的时候一样,当一个命题是错误的我们就给它打X,,可给我出题的老师却从来都不担心因为这样而无法给我们奖励正确的命题。笔者认为,孩子说出“不知道”的时候就是像我们做判断题一样,因为他真的不知道这个物品,那么这个物品在他的知识库里就相当于一个错误的命题,那么当他说出“不知道”时是应该奖励的。

      3、继续拿起孩子不认识的卡片问“这是什么”,大概提示2—3次后,尝试让孩子独立回答,回答正确则及时给予强化。并告诉孩子你做的很好,不知道就说“不知道”,老师一样的可以奖励你。

      4、当孩子能连续对5个以上不认识的物品做出“不知道”的判断时,开始加入能命名的卡片,让孩子去真正区分,知道和不知道。这个过程是整个课题里的关键所在,做的不好,会早成很严重的后果,孩子可能会把所有的物品都做出“不知道”的判断。具体操作程序如下:

      A代表认识的卡片(A1即物品1,A2即物品2,依次类推)

      B代表不认识的卡片(B1即物品1,B2即物品2,依次类推)

      B1-----A1   强化

      B1----A1----B1  强化

      B1---A1----A2----B1  强化

      B1----A1----A2----A3-----B1   强化

      B1----A1---A2---A3----A4-----B1  强化

      B2、B3……B5的教法同上

     能对B1—5都正确判断后,开始大量随机练习,但要注意一点,A、B出现的比率应该是1:3或1:4左右。也就是说,正确命名3到4件物品后可以出现一次“不知道”的判断。

      5、对物品的判断很准确后,开始泛化,如: 跟孩子一起出去玩,对所见的花、草、树木都可以适当的去问问,但也不要为了确认孩子是否真正理解而把所到之处或所见之物都要问个遍。当然,当孩子能力再上升一个阶段后,我们还可以继续延伸这个课题,如:你为什么要这样做?花为什么是红的等。

    阶段三:对模糊信息的判断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得到一些并不明确的信息,或许是因为我们的注意问题,也或许周围的环境影响,而使我们得不到明确的信息,但出于礼貌,我们又不好拒绝,这时候,我们会要求重新确认。如:朋友叫你去桌子上帮忙拿个东西,桌子上可能会有好几种不同的物品,我们会再跟朋友确认下到底想要什么。普通的小朋友也会拿起物品一件一件去跟别人确认(这是一种社会性的参照能力)。但我们的这些宝宝则不会,有的孩子可能随便拿一个,有的表现可能就是茫然。笔者认为茫然其实应该算是较正常的表现,因为他在自己的心里已经表现出了对这个信息不确认, 只是他的社交技能差,不知道如何应对而已。针对此,我们可以借用RDI的方法来训练。

    看眼神或看手势拿东西的活动

     1、 刚开始在教室的两边各放一个不同的物件,孩子和老师或家长面对坐好,当老师或家长的眼睛看向或手势指向哪边时,孩子赶紧去拿。

     2、增加教室里的物品摆放,做法同上,这个阶段主要是提升孩子对眼神或手势的精确理解度。

     3、物品的摆放无规则,三三两两的放在一起,然后要求孩子按眼神去拿物品,但要求是只要一个。这个时候孩子就首先要心里做出“不知道“的判断了,然后再利用上述的社会参照能力来完成此任务。

      当然了,教授“不知道”的方法还有很多,阶梯也可以分得更细更细。教无定法,家长和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孩子设置相应的课题或活动,教授孩子去真正理解“不知道”。以上只是笔者对自己经验的一个小总结,肯定会有不周之处,也希望得到各位同行们的指正。